妈祖简介
生平简介

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原姓林名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诞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屿(岛)上林村,殁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

关于妈祖,最早史料记载于,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是从中国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林默的“里中巫”身份,是妈祖信仰的原始形态。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渔民因海难生者不可计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间对巫术的信仰是妈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随着信仰圈的扩大,以及当地士宦的提议和倡导,北宋开始神格化,被称为妈祖(当地人对女性祖先的尊称),并受人建庙膜拜,复经宋高宗封为灵惠夫人,成为朝廷承认的神祇。妈祖历经宋、元、明、清4个朝代22位皇帝的36次叠奖褒封,封号从夫人到妃、正妃、天妃、天后乃至天上圣母,是中国历史中获得封号次数最多(36次),字数最长的(64个字)人物。妈祖祭典在清康熙十九年列入国家祭典(与孔子祭典、黄帝祭典并别当时三大国家祭典),清雍正朝时,增加三跪九叩礼。乾隆五十三年下旨享春秋两祭,身份无比尊荣。现代,湄洲妈祖祭典与山东孔子祭典,陕西黄帝祭典位列中国三大国家祭典。

妈祖信仰自福建传播到浙江、广东、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北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等沿海均有天后宫或妈祖庙分布,中国内陆省份诸如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也有分布。截止2024年3月,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有上万座妈祖宫庙和文化机构,信众近3亿,是名副其实的天后女神。

传播原因

妈祖作为一个古代汉族民间的神祗,为何她的精神能被海内外、世界上这么多人认可、赞扬和崇敬呢?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妈祖身上聚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妈祖她作为一个汉族民间的渔家女,善良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解救危难,造福民众,保护中外商船平安航行,凡此种种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所以才会深受百姓的崇敬。妈祖做了很多有益于民众的善事义举,因此受到了海内外很多百姓的尊敬和膜拜。

莆田是对外移民的原乡。在潮汕民居门楼额匾仍可见到“莆田旧家”、“莆阳世系”等莆田印记。海南可考的入琼始祖有九十多个,数量为来自莆田为最。而莆田崇尚美德、坚守家乡传统的文化氛围,熏陶影响了这些迁移者,加上浓重的恋乡情结,来自家乡的妈祖崇拜自然而然就随着这些迁移者来到了全国、海外各地。

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

明清海禁,福建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在海外传播。

历代封号

宋代

绍兴二十六年封灵惠夫人

绍兴三十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夫人

乾道三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淳熙十一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绍熙元年晋封为灵惠妃

庆元四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妃

嘉定元年加封为灵惠、助顺、显卫妃

嘉定十年加封为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嘉熙三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宝祐二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宝祐三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

宝祐四年加封为灵惠、嘉应、协正、善庆妃

景定三年加封为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元代

至元十八年进封为护国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加封为护国、庇民明著天妃

延祐元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天历二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加封为护国、辅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明代

洪武五年敕封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永乐七年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崇祯十七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安定慈惠天妃

清代

康熙十九年重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晋封为天后

乾隆二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加“诚感咸孚”四字

乾隆五十三年加“显神赞顺”四字

嘉庆五年加“垂慈笃祜”四字

道光六年加“安澜利运”四字

道光十九年加“泽覃海宇”四字

道光二十八年加“恬波宣惠”四字

咸丰二年加“导流衍庆”四字

咸丰三年加“靖洋锡祉”四字

咸丰五年八月加“恩周德溥”四字

咸丰五年十二月加“卫漕保泰”四字

咸丰七年加“振武绥疆”四字

同治十一年加“嘉祐”二字

附注:清代封号加至同治十一年达六十二字,诏不再加,但光绪元年,诏以“敷仁”二字封台湾苏澳、安平海神,后人遂将之合成为“嘉祐敷仁”四字。因此,今人所书之妈祖封诰全称有六十四字,即: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祐敷仁天后之神。